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临床,突出实用;面向基层,立足防治;面向未来,兼顾提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实用糖尿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91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2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实用糖尿病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9191
- 国内刊号:21-15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糖耐量减低与糖尿病的联系及其再认识
研究表明,糖尿病(DM)的发病通常分为二步曲:第一步为正常糖耐量(Non-nalglucosetolerance,NGT)发展为(糖耐量减低IGT),此过程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IR);第二步为IGT转变为DM,此时合并有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IGT是可逆转的,也是减少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徐向进;文文 刊期: 2003- 02
-
餐后状态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新认识
餐后状态包括:餐后消化吸收期间的糖、脂、蛋白质代谢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以及消化系统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其中主要是餐后血脂异常和血糖升高,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1餐后状态与心血管疾病……......
作者:金世鑫 刊期: 2003- 02
-
药物干预治疗IGT的循证医学与评价
葡萄糖耐量低减(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一种代谢状态,是由正常糖代谢发展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其特点是餐后血糖升高.IGT的危害主要包括两方面:发展为糖尿病的高危倾向和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的高发生率.在IGT阶段,由于胰岛素抵抗的持续存在和不断加重,长期餐后高血糖的葡萄糖毒性作用导……......
作者:刘岩;邹大进;徐茂锦 刊期: 2003- 02
-
生活方式干预治疗IGT的可行性及疗效与评价
研究证实糖耐量低减(IGT)是葡萄糖耐量正常与2型糖尿病2-DM之间的过渡阶段,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非IGT人群高约100倍,并且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IGT具备了与2-DM相同的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因此IGT的防治已成为目前预防2-DM发生,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邢小燕 刊期: 2003- 02
-
2型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从循证医学得到的启迪)
IGT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2—DM)的高危状态,几乎所有2-DM患者都要经过IGT阶段.每年有5%~10%的IGT发展为DM([1,2]),但IGT在适当措施的干预下可以向DM正常逆转,阻止转化为DM是预防DM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IGT也是胰岛素抵抗(IR)、高血……......
作者:韩萍;何冰 刊期: 2003- 02
-
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小管功能变化
据美国肾脏病1996年(USRD)的统计资料显示,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占首位,约为36.39%,欧洲肾透析移植学会(EDTA)的统计表明为7.9%,在日本糖尿病肾病占18%,在我国糖尿病肾病约占ESRF总数的5%.目前糖尿病肾病中……......
作者:谢云 刊期: 2003- 02
-
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其诊治
近年来,由于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和肥胖患者的增多,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儿童糖尿病以1型糖尿病为主的看法.1流行病学由于大约有33.3%的患儿可以没有DM症状,目前诊断出来的仅占部分病例,确切的患……......
作者:董凌燕;刘超 刊期: 2003- 02
-
神经生长因子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自1952年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被发现,随神经细胞培养及DNA重组技术的建立,发现了众多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efactors,NTFS),它们对健康及受损神经元的存活、再生有重要意义.神经系统中某些NTFS的代谢改变或缺乏构成……......
作者:杨秋萍;毕鸿雁;朱崇昭 刊期: 2003- 02
-
胰岛β细胞线粒体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胰岛β细胞内的线粒体在胰岛素分泌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可引起程度不同的糖代谢紊乱,出现特殊的临床表型.1线粒体的结构功能与遗传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氧化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酸的重要细胞器.人类线粒体……......
作者:于珮;于德民 刊期: 2003- 02
-
糖耐量低减与空腹血糖受损的定义及诊断的再认识
人类对糖尿病的认识一直在不断地深化和拓展,WHO的总结资料显示糖尿病患病率呈全球性增加,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然而,目前糖尿病诊断值却未能完全反映糖尿病基本病因与临床后果之间的联系,诊断糖尿病血糖值只是选择性地反映微血……......
作者:张炎焱;王岩 刊期: 2003- 02
动态资讯
- 1 无蛋白尿型糖尿病肾病研究近况
- 2 妊娠相关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
- 3 胰岛素性水肿怎样处理?
- 4 糖尿病神经病变肌电图检测分析
- 5 西沙比利联合红霉素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分析
- 6 多爱肤敷料在糖尿病并发压疮中的作用
- 7 类固醇药物性糖尿病46例临床分析
- 8 预防青霉素过敏的几点临床体会
- 9 糖尿病足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 10 代谢综合征全球统一定义解读与评价
- 11 新型胰岛素分泌模式调节剂——那格列奈
- 12 Ⅳ级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综合治疗
- 13 Ⅱ型糖尿病UAER与血脂、血胰岛素相关性分析
- 14 氧化应激与脑损害、衰老的关系及其对策
- 15 胃癌伴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泵
- 16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 17 应用影像方法诊断颈动脉狭窄
- 18 代谢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19 从IDF看阿卡波糖的应用与评价
- 20 MODY 13的研究、认识现状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