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临床,突出实用;面向基层,立足防治;面向未来,兼顾提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实用糖尿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91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2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实用糖尿病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9191
- 国内刊号:21-152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线粒体与帕金森氏病的关系及处理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817年美国医生JamesParkinson首先对此病进行了描述[1]: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态步态障碍.是继阿尔兹海默病后,第二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2](海尔兹海默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亨廷顿氏病、弗里德共济失调、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
作者:王燕;王丹;赵锋;武继涛;刘国良 刊期: 2018- 05
-
线粒体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关系与对策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系统疾病,与海尔茨默氏病一样是一种变性性疾病,选择性的侵犯脊髓前角细胞和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临床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和体征[1].是运动神经元病(mitornearodisease,MNO)中常见的或终类型.近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是AL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2-3].......
作者:成娟;刘国良 刊期: 2018- 05
-
线粒体与肯尼迪病的关系与对策
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spinalandbalbarmuscualatrophy,SBMA),是一种晚发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神经系统变化性疾病,主要累及下运动神经元、感觉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一种独特的多聚谷氨酸胺(polyQ)病,由配体依赖的雄激素受体(AR)基因突变所致.于1968年由美国医生Kennedy首次报道[1].故也称为Kennedy'sdisease,KD);1991年LaSpada[......
作者:赵玉姝;刘国良 刊期: 2018- 05
-
线粒体与享廷顿舞蹈病的关系及处理
享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sdisease,HD)与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等一样均归属于线粒体相关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实远在中世纪就已有本病的描述,但正式报导是1872年由GeorgeHuntington发现的,故命名为享廷顿病、享廷顿病性痴呆,系一种罕见的特发性神经变性疾病,其脑变性部位广泛,尤以尾状核的萎缩明显,临床主要表现痴呆和舞蹈样动......
作者:万丽梅;刘国良 刊期: 2018- 05
-
线粒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与对策
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disease),也称为神经退化性疾病,神经变性性疾病.是大脑、脊髓的细胞神经元丧失的疾病状态.由神经元或其髓鞘的丧失所致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功能减退或丧失的一组病群.比如:阿尔兹海默病(AD)、帕金森氏病(PD)、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享廷顿氏病(HD)、肯尼迪病(KD)、Friedreich共济失调(FROA)、Pick病等.现认为导致......
作者:鲁丽;刘国良 刊期: 2018- 05
-
线粒体与Friedreich共济失调的关系与对策
共济失调是一组症群,其显然是共同的含意,生命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有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四组肌肉的参与才能完成的,当然也必须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才能实现一个正常协调运动,机体许多部位的病变引起了神经系统伤害,均可导致共济失调:(1)感觉性的: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病变、脊髓、脑干、丘脑顶叶通路或顶叶;(2)前庭性的:Meniere病;(3)小脑性的:小脑及其传人传出通路的病变等.其中一个重要原......
作者:姚纪渝;刘赫 刊期: 2018- 05
-
无蛋白尿型糖尿病肾病研究近况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指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脏损害,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及肾血管等.新数据表明,DKD已经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CKD)的首要病因[1].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研究)发现,相较无糖尿病者,人均会减寿9年,死亡率翻了一番[2].研究发现,大多数DM遵循经典的蛋白尿途径进展到糖尿病肾脏损害,但部分1型和2型DM患者未经过经典蛋白尿途径而演变为DKD,即无蛋白尿型糖尿病肾病(......
作者:席秋萍;刘开翔;田冬琴;卢丹;谢席胜 刊期: 2018- 05
-
甘精胰岛素联合早餐前谷赖胰岛素治疗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40例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甘精胰岛素联合谷赖胰岛素组(n=20)与门冬胰岛素30组(n=20).甘精胰岛素联合谷赖胰岛素组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早餐前谷赖胰岛素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组停用甘精胰岛素,改为门冬胰岛素30早晚餐前皮下注射,两组均联合或减少原口服药方案.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观察12周,监测空腹血糖(FAG)、餐后2小时血糖(PB......
作者:徐丹;杨淑芬;张秀珍;张睿;张庆梅;袁凤易 刊期: 2018- 05
-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甘精胰岛素和重组胰岛素在控制血糖平稳的探讨
1资料与方法本文主要利用动态血糖系统对原研甘精胰岛素和重组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的探讨.病例1患者男性,56岁,因“发现血糖升高8年,血糖控制不佳1月”入院治疗.患者糖尿病病程8年,长期口服降糖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拜糖平、二甲双胍、重组甘精胰岛素晚20点皮下注射20U”控制血糖,近一月患者血糖控制欠佳,伴有口干多饮,视物模糊,四肢发麻,自测空腹血糖多为8~11mmol/1.入院查......
作者:高远;郭晓珍;俞海燕;张晓兰;黄文龙 刊期: 2018- 05
动态资讯
- 1 糖尿病餐后TG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 2 糖尿病足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 3 超强化治疗与2型糖尿病控制
- 4 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及临床操作
- 5 α-硫辛酸(奥力宝)与糖尿病未梢神经病变
- 6 从“梅奥精神”看医院文化建设
- 7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的认识、特征及临床处理
- 8 糖尿病急症78例临床分析
- 9 GLP-1与2型糖尿病高血糖及临床处理
- 10 糖尿病人清晨高血糖48例临床分析
- 11 脂代谢紊乱对肌肉糖代谢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
- 12 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的临床处理
- 13 糖尿病肾病肾衰竭12例甲状腺激素观察
- 14 先天性糖代谢酶缺陷致低血糖伴高血糖症的临床识别及处理
- 15 肥胖2型糖尿病人,肥胖在临床处理中的位置及对策
- 16 瑞易宁临床应用点评间歇高血糖对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 17 2型糖尿病肾病78例临床分析
- 18 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 19 糖尿病白蛋白指数与血脂的关系
- 20 诺和锐30特充治疗50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